从“幼有所育”走向“幼有优育” ——南京市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十年实践

  • 2023-01-11
  • 3,866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。南京作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源地之一,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 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等文件精神和国家“学前教育行动计划”部署要求,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根本导向,以持续实施“三项工程”为重点抓手,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、发展机制和保障体系为关键支撑,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。十年来,全市幼儿园从578所增加到1035所,在园幼儿从15.6万人增加到28.3万人,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9%以上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60.9%提高到89.2%,优质园覆盖率从85.4%提高到92.1%。

一是坚持强化领导,注重顶层设计。2012年以来,南京紧紧扭住“四个坚持”,将学前教育始终摆在教育发展“先中之先”位置。坚持在议事日程中优先列入。各级党委、政府、人大、政协将发展学前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。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4份专门性文件,30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、推进总结学前教育工作。坚持在政府履责中优先保障。市与各区分阶段签订目标责任书,对“普惠园显著增长、优质园显著增长、财政投入显著增加、教师队伍显著增强”等攻坚目标进行刚性约束。坚持在督导考核中优先安排。市委市政府将学前教育作为对各区、相关部门进行工作督查、高质量考核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的重点内容,建立主要发展指标监测预警、通报约谈机制。坚持在表彰奖励中优先对待。市政府按各区创成“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”的进度实施差异化财政经费奖补,周期性开展支持学前教育有功单位、有功个人等评选表彰。

二是坚持聚焦重点,有效破解难题。这十年,南京市本级财政年均投入近3亿元,专项用于实施“三项工程”。实施增量工程确保“有园上”。通过建立资源预警机制、提速新园建设、扩容老园规模、盘活闲置资源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等措施,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535所,新增学位超过13万个。实施惠民工程确保“上得起”。率先实施并动态调整普惠性基本免费政策,坚持对1万多名农村办园点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实行全免费教育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等,引导270所高价民办园转为普惠性民办园,月保教费平均下降700元左右。实施提优工程确保“上得好”。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幼小科学衔接。以新标准引领优质园创建,新增省市优质园394所。实施集团化办园、集体园与部门园提升、村办园点标准化建设等专项行动,加快填平质量“洼地”。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南京家长乐于选择“家门口的幼儿园”了。

三是坚持完善机制,强化支持保障。发展学前教育,既要真情实意,又要真抓实干,还要真金白银。十年来,南京着力“三个强化”,为学前教育“强筋壮骨”。强化用地规划保护。从2006年起,我市就将幼儿园规划用地纳入学校用地控制规划。2014年3月,《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》经省人大批准实施,对幼儿园的规划标准、配置规模和占地面积进行了法定规约。强化财政投入保障。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从6.3%提高到11.6%。公办园年生均公用经费从3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,集体和部门办园、普惠性民办园年生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2200元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。加大教师招聘规模和进编力度,专任教师从1.1万人增加到2.1万人。非在编教师工资不低于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工资水平,加快推进同工同酬。市政府为教师办“十件实事”,对坚守农村和特殊教育岗位的幼儿教师发放专项奖励。持续开展“师德建设年”活动,大力弘扬陈鹤琴先生“一切为儿童”的教育情怀,涌现出以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吴邵萍为代表的一批幼教名师。

下一步,南京将以贯彻落实国家《“十四五”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为新机遇,以实施公办园增量、园际协同发展、幼教人才高地建设“新三项工程”为重点,深入推进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,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“幼有优育”的美好期盼。

回到顶部